财务警惕!这种方式支付劳务报酬有税务风险!注意7大误区!

日期 :[2025年03月21] 编辑 : 邦诚财税 【纠错】 浏览次数 93

 







一天,会计收到老板这样一条消息:


“会计,给陈律师个人的那笔咨询费15000元,分30天每天500元打过去,这样陈律师就不用给开发票了”


这让会计左右为难。15000元个人咨询费拆成每天500元分30天付款有税务风险吗?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!

 


01

分拆支付劳务报酬

有税务风险!


风险一:可能会被税务机关核定不能进行税前扣除


某些老板想采用此种支付方式,无非是想利用税法中“每次(日)销售额不超过300—500元”可以不取得发票就可税前扣除的规定。
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》及其实施细则、《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》(财税〔2019〕13号)等的规定:

小额零星经营业务可按以下标准判断:按月纳税的,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;按次纳税的,每次(日)销售额不超过300—500元(深圳市为500元)。但如果个人从事应税项目经营业务的销售额超过上述规定,相关支出仍应以发票(包括按照规定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)作为税前扣除凭证。


虽然根据上述的规定,企业已经满足了每次(日)销售额不超过300~500元(深圳市为500元)小额的标准。


但是!对于如何认定“零星”交易,目前税法并没有具体的次数标准。


如果当地税务机关在核查时,认定该项业务不属于“小额零星业务”,则该笔支出在没有发票的前提下就不能进行税前扣除


风险二: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风险


对企业来说,如果采用此种支付方式,未进行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,是不符合税法规定的


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:

“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,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。”


另外,根据《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》(国务院令707号)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:

(一)劳务报酬所得、稿酬所得、特许权使用费所得,属于一次性收入的,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;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,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。


在30天内连续收到咨询费,属于同一项目的连续性收入,企业应当按照15000元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,而不能以500元进行申报

 

02

警惕!

支付劳务报酬的7个误区


企业在支付劳务报酬时,有7个误区绝对不能踩!


否则税务机关就有可能找上门!


01

劳务报酬所得的个税申报误区



02

所得税税前列支的2个误区


误区一:不履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,直接列支费用。


更正:企业代缴个人所得税时,需要填报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表,项目选为“劳务”,人员选“非本单位”即可。
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》第八条规定:个人所得税,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,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。


误区二:不索要发票,仅凭借《劳务报酬支出明细表》和相关人员签字,列支相关费用。


更正:企业支付劳务报酬,应索要正规发票,并完成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工作。


03

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5个误区


误区一:劳务报酬所得项目计税依据按照含增值税收入来计算个税。


更正:应该按照不含增值税收入,且已缴纳的增值税附征税费,可以从不含增值税收入中扣除后,再减除费用。


误区二:在预扣个人所得税时直接乘以20%税率计算个税。


更正:

(1) 计算不含增值税收入

(2) 扣除附加税后的余额

(3) 减800/20%的费用后的余额

(4) 找到对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


误区三:支付自然人的劳务报酬不超过800元的,不申报个税。


更正:

1)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未超过800元的,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。

2) 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为0。

3) 进行零申报


误区四:支付同一自然人的同一项目的劳务报酬,一个月内多次取得的,每次都减去800元或者20%扣除。


误区五:单次劳务收入未达扣缴个税标准,当月不扣缴个税。


更正:

1.属于一次性收入的

2.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

3.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

4.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

 

03

企业支付给个人劳务报酬

必须取得发票才能税前扣除吗?


不一定,要看具体的情形。


情形一:企业直接在人才市场找了一个程序员,帮助企业完成了一个小程序的构建,为期2个月,共支付报酬10000元。


在这种情形下,兼职人员按次取得报酬,双方之间不存在“劳动(雇佣)关系”,属于“劳务报酬所得”,因此企业应当取得该兼职人员代开的发票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。


情形二:企业直接在人才市场找了一个兼职会计,帮助企业每月进行账务处理,每月支付报酬1000元。


在这种情形下,兼职人员每月取得报酬,是不是每次都必须取得劳务费发票呢?


如果双方属于“劳务(非雇佣)关系”,则需要取得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;如果属于“劳动(雇佣)关系”,则可以作为工资薪金支出,以工资表的形式列支。



-END-





来源:本文素材来自创业e站订阅号、网络平台,如有不妥,请联系删除。

延伸阅读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小规模纳税人在获得一般纳税人资格前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能抵扣吗?

筹建期内企业购买商品劳务时会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,但由于未获得一般纳税人资格无法抵扣相应的进项税额,成新设企业问题
2016-02-01
别只关心发票!税务正在严查工资薪金,还在零申报、虚列人员工资的小心呐!


2017-10-23
全国推开“证照分离”改革,106项涉企审批事项公布

近日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在全国推开“证照分离”改革的通知》。《通知》明确,自2018年11月10日起,在全国范围内对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、审批改为备案、实行告知承诺、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“证照分离”改革。
2018-10-12
重磅!继宁波试点后,取消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有望在全国推行!

近日,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发布“2015年税收风景回头看系列报道”,陆续发布12篇文章就2015年的税收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。其中提到
2016-01-21